總經理簡介
亓飛,山東省濟南市萊蕪區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亓氏醬香源肉食醬制技藝”第七代傳承人,2018年被文化和旅游部確定為第五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國家級傳承人,曾獲得中宣部“中國好人”榮譽稱號、第四屆“全省道德模范”等榮譽稱號,共青團山東省委“雷鋒好榜樣”榮譽稱號,曾任原萊蕪市第九屆政協委員、原萊蕪市第十屆政協常委、濟南市第十四屆政協常委、山東省青年聯合會第十一屆委員會委員,現任濟南市第十五屆政協委員、山東省烹飪協會副會長、濟南市萊蕪區老字號協會會長、山東大學客座教授、山東科技大學客座教授、山東商業職業技術學院國家級創新創業學院創業導師、亓氏族譜第八次續修發起人,是山東省亓氏醬香源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長、山東泉氫動力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山東兄弟商量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董事長、山東喜順酒店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
亓飛1991年接手管理“亓氏醬香源老店”,在經營上堅持“寧失千金,不失一信”的原則,誠信經營,生意紅火。經過三十余年的艱苦創業,如今“亓氏醬香源”已成為萊蕪地區的食品名片,公司名下亓氏醬香源肉食醬制技藝起源于1844年,迄今已有180多年的歷史,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中華老字號、山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生產性保護示范基地、山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教育實踐基地、山東名吃地方標準起草單位、山東省烹飪協會副會長單位,公司在秉持傳統的基礎上注重運用現代化的生產管理經營模式來保證產品的質量,于2015年投資建設新的食品研發加工中心,2016年首次通過了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認證和ISO22000食品安全管理體系認證;2017年11月,山東省亓氏醬香源食品有限公司被山東省食品安全生產委員會評為“食安山東”食品生產示范企業。
亓飛以“食安天下和”為己任,秉承“仁和天下、濟世救民”的祖訓,多年來熱心學雷鋒助人為樂。自1992年至今先后資助了71名孤貧孩子、327名大學生、50名博士生、22個博士后。
1992年,初中畢業的亓飛,開始跟隨父親學習醬菜制作,并在村里開了個小店。偶然的機會,他從報紙上看到一則農村貧困學子因交不起學費面臨輟學的新聞,這讓亓飛心急如焚。醬肉制作生意才剛剛起步,3000元錢的學費亓飛也拿不出來,只好四處去借。他對那位學子說:“你安心學習,上學的費用由我來出。”亓飛說到做到,每學期的匯款總是如期而至,并且鼓勵貧困學子,繼續考研深造,有什么困難由他來解決。這是他第一次幫助別人,就是這一次資助,決定了他的人生坐標。從此,他邊創業邊做慈善,一做就是30多年。
隨著自己的事業越做越大,為幫助更多的貧困大學生完成大學夢,亓飛總是第一個積極響應“圓夢大學行動”,聯系、走訪貧困大學新生,深入他們的家庭,了解他們的生活現狀,并率先捐款,幫助孩子們順利入學。孩子在校期間,與他們積極建立聯系,及時幫助他們解決各類后顧之憂。寒暑假期間,為他們提供勤工助學崗位,幫他們解決部分生活費用的同時及時跟進對他們思想、生活的關心、照顧,凡是被亓飛資助的孩子,都像對待長輩、朋友一樣,有什么事情就找他傾訴,有什么問題就找他幫忙,成為這些貧困大學生成長道路上的良師益友。
這份愛使他不僅從物質上資助,還教他們怎樣做人,讓他們感受到社會的溫暖,使他們健康成長。有時實在忙,抽不出時間去看他們時,就用電話聯系。記得他在與一位情緒低落的孤兒溝通時,一聊就是幾個小時,手機沒電了才作罷,連續聊了三個晚上,一直聊到那個孤兒解開心結了,亓飛才放下心來。只有一顆熾熱的愛心,才能做到如此的細心、周到,這是人間大愛,這份愛讓人動容。
2006年至2024年,亓飛每年都積極參與共青團市委的“希望工程圓夢大學行動”,捐款資助困難學生。
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發生,在地震發生的第二天,亓飛就率先捐出了1萬元。16日,當他得知災區民眾和部隊官兵的飲食得不到保障時,又捐出了16萬元的食品。緊接著拿出價值10余萬元的1000箱醬牛肉進行義賣,將所得款項全部捐往災區。據統計,他在汶川地震中累計捐款捐物達66.6萬元。同年,亓飛在北川出資40萬元捐建希望小學一所。
2010年4月,青海省玉樹地震后,他第一時間向災區捐款1萬元。
2011年4月,萊蕪市北部山區發生火災,大火整整燒了三天三夜,當得知部隊官兵和救火群眾已一天一夜都沒有吃東西時,他和他的老母親組織了十幾名婦女,連夜做了數千個饅頭,連同醬肉食品、礦泉水等價值20萬余元的捐贈物資運到了滅火現場。
2011年6月,在雪野旅游區出資25萬元捐建了“富家莊亓飛希望小學”,后又捐建“雪野敬老院亓氏醬香源愛心園”。
2013年,萊蕪市開展保護山川河流志愿服務活動,亓飛主動捐資2萬元助力活動的開展。
2014年,為更好、更有效、更科學的開展慈善活動,亓飛出資30萬元建立了“亓氏醬香源慈善基金”。
2015年1月,萊蕪市實驗中學 “萊蕪明清進士館”開館,亓飛捐巨資為教育事業添磚加瓦。
2016年,亓飛出資四十六萬余元,為嘶馬河村硬化村內水泥道路,解決了老百姓雨天出行難的問題。
2020年新型冠狀病毒爆發,亓飛沒有忘記自己擔負的使命和應盡的責任,先后捐款捐物12萬余元,為武漢加油,為中國加油!
2020年,向山東方志館、魯商文化博物館捐贈《亓氏族譜》。
2021年,出資十三萬余元,為岔河村硬化村內水泥道路,解決了老百姓雨天出行難的問題。
2021年新型冠狀病毒爆發,再次捐贈價值二十余萬元的生活防疫物資;
2021年,向山東大學、山東科技大學、淄博市檔案館捐贈《亓氏族譜》。
2022年1月,向山東科技大學捐贈獎學金2萬元。
2022年3月,向羊里街道辦事處捐贈“幸福點”醬肉大禮包400箱、伊利牛奶500箱、農夫山泉礦泉水500箱、桶裝白象方便面500箱,價值二十三萬余元。
2022年4月,向方下街道辦事處捐贈生活防疫物資價值四萬余元。
2022年4月,亓飛出資三十余萬元,重修了亓占峰紀念館。
2023年11月,亓飛向萊蕪區慈善總會捐贈四萬八千元,用于方下街道學生驛站建設。
2024年以來,向全省八十余所高校捐贈《亓氏族譜》,價值五萬余元;并義務在山東大學、山東商業職業技術學院、萊蕪技師學院等高校開展講座十余場。
2012年,亓飛投資建設了“山東亓氏醬香源民俗博物館”,這是萊蕪地區第一家省級民俗博物館。博物館建筑面積3000平方米,其中展覽用房1500平方米,文物庫房500平方米,共有藏品310余件套,博物館以亓氏醬香源歷史文化傳承為主題。截止到現在,平均每年免費接待各界參觀人士萬余人次,同時也面向青少年開展優良傳統習俗和優秀民俗文化教育。2016年博物館被山東省文化廳認定為山東省“鄉村記憶”工程文化遺產單位。
附:亓飛獲得的部分榮譽
2006年至2024年,每年都被共青團濟南市委、原共青團萊蕪市委授予:“希望工程圓夢大學行動貢獻獎”;
2007年,亓飛被評為“苗山鎮尊師重教先進個人”榮譽稱號;
2008年,被原萊蕪市委宣傳部、文明辦授予“情系災區愛心大使 ”;被共青團山東省委授予“山東省希望工程圓夢行動貢獻個人”榮譽稱號;
2008年9月,被山東省慈善總會、總工會、團省委、大眾日報社授予“大眾慈善之星”;
2008年9月,被評為“苗山鎮尊師重教先進個人”榮譽稱號;
2008年12月,被山東省工商聯合會授予“山東省工商聯系統抗震救災先進個人”;
2009年11月,被原萊蕪市委宣傳部、文明辦、總工會、共青團、婦女聯合會授予“萊蕪市首屆道德模范(助人為樂)”和“第五屆文明市民”;
2011年9月,被評為“苗山鎮尊師重教先進個人”榮譽稱號;
2011年12月,榮獲“山東省齊魯青年榜樣”稱號;
2012年4月 ,榮獲第二屆“萊蕪青年五四獎章”;
2012年9月 ,被共青團山東省委授予“雷鋒好榜樣”榮譽稱號;被山東省慈善總會授予“熱心慈善先進個人”;
2012年10月,被中宣部、中央文明辦授予“中國好人”榮譽稱號;
2013年3月,被原萊蕪市紀委、監察局聘為萊蕪市干部作風監督員;
2013年4月,被共青團山東省委授予“山東省五四青年獎章”;
2013年5月,被原萊蕪市婦聯授予“春蕾計劃愛心個人”榮譽稱號;
2013年8月,被中共山東省委宣傳部、省文明辦、省總工會、共青團山東省委、省婦聯授予第四屆“全省道德模范”榮譽稱號;
2014年10月,被中共山東省委宣傳部授予山東省善行義舉四德榜榜上有名先進人物“愛德模范”榮譽稱號;
2015年5月,獲得萊蕪市“十大慈善明星個人”榮譽稱號;
2015年6月,亓飛家庭被山東省婦聯評為山東省“齊魯十大最美家庭”,同時獲得“山東省五好文明家庭標兵戶”榮譽稱號;
2015年10月,被山東省老齡工作委員會授予“山東省敬老模范個人”;
2015年12月,獲得萊蕪市“菜蕪優秀青年創業導師”榮譽稱號;
2016年5月,亓飛家庭被全國婦聯評為“第十屆全國五好文明家庭”;
2016年6月,被山東省文化廳評為“2015年度山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十大模范傳承人”;
2017年12月,在2017年度萊莞市雷鋒車隊志愿服務活動表現突出,被評為“優秀志愿者”;
2018年9月,山東省民政廳頒發“最具愛心慈善楷模”獎。
2018年10月,榮獲山東省民政廳頒發的“最具愛心捐贈楷模”榮譽稱號。
2018年12月,被山東商業職業技術學院聘請為“客座教授”。
2020年9月,濟南市總工會授予“市級農民工之星”榮譽稱號。
2020年11月,被山東商業職業技術學院聘請為“創業導師”。
2020年12月,被山東科技大學聘請為“客座教授”。
2021年3月,被濟南市人民醫院聘請為“社會監督員”。
2021年4月,榮獲山東省總工會頒發的“省級農民工之星”榮譽稱號。
2021年6月,被濟南日報報業集團聘請為“社會監督員”。
2021年6月,榮獲濟南市萊蕪區張家洼街道“黨建工作貢獻者”榮譽稱號。
2021年12月,榮獲濟南市萊蕪區總工會評選的“萊蕪工匠”榮譽稱號。
2022年11月,被濟南日報報業集團聘請為“社會監督員”。
2023年3月,被評為“文化旅游工作突出個人”榮譽稱號。
2023年6月,被評為“方下新農人”榮譽稱號。
2024年1月,被評選為“萊蕪慈善之星”榮譽稱號。
2024年5月,被山東商業職業技術學院聘請擔任國家級創新創業學院創業導師。
2025年3月,被聘為濟南市萊蕪區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協會名譽會長。

